米芾书法《业镜帖》《盛制帖》

名家书法 米芾

米芾《致伯充尺牍》(翰牍九帖之七 又称《业镜帖》) 纸本 行草书 纵23.5厘米 横21.6厘米

台北故宫博物院藏。

米芾书法《业镜帖》《盛制帖》


释文:

敬闻命。此石亦不恶。

业镜在台州耳。

芾顿首。

伯充台坐。彦臣如何?


米芾《盛制帖》,行草书墨迹,纵27。4厘米,横32。4厘米,北京故宫博物院藏。 约元丰五年(1082年)

米芾书法《业镜帖》《盛制帖》

  释文:


盛制珍藏,荣感。日夕

为相识拉出,遂未得前

见。寒光之作,固所愿

也。一两日面纳次。黻顿首。

天启亲。


  说明:


  此为致蔡肇书札。

  蔡天启(蔡肇),润州丹扬人,尝先後从王安石,苏轼学。

  此帖为元丰五年赴金陵幕,会主者谪去,因见王安石之时。此时天启正从荆公读书於锺山也。此处主者乃指刘庠。故知此帖乃米黻书於金陵,而时正为元丰五年。

  元丰六年(西元一○八三年),米芾因刘庠之荐引,而往金陵拟谋“从事”之职。,遂告落空。此时正值王安石谪居金陵锺山,米芾以诗文贽见。介甫於人向少称许,然於米氏诗文却颇赏识,并与之共论书法,米芾於观赏王荆公书法後,鉴别出其所受堂代书家杨凝式之影响,王大为叹服,谓“无人知之”。此时米芾年仅三十三,然其惊人之鉴赏能力,业已显现。另米芾死後,其“墓志铭”之作者蔡肇,亦於此时相识,盖蔡乃王之门人,时正在帐下。

  补:刘庠,宋颜子,字希道,中进士第。英宗求直言,庠上书论时事,除监察御史裏行,帝不豫,储嗣未正,庠疏颖王长且贤,宜使日侍禁中。神宗立,迁右司谏,历知开封府,王安石欲见之,竟不往,奏论新法,不附安石。元佑初加枢密直学士,知渭州卒,庠有吏能,淹通历代史,安石称其博。


米芾

米芾

米芾(1051年-1107年),初名黻,后改芾,字元章,自署姓名米或为芈,祖居太原,后迁湖北襄阳,谪居润州(现江苏镇江),时人号海岳外史,又号鬻熊后人、火正后人。北宋书法家、画家、书画理论家,与蔡襄、苏轼、黄庭坚合称“宋四家”。曾任校书郎、书画博士、礼部员外郎。米芾书画自成一家,枯木竹石,山水画独具风格特点。在书法也颇有造诣,擅篆、隶、楷、行、草等书体,长于临摹古人书法,达到乱真程度。

►228篇诗文

猜您喜欢
评论

欢迎 发表评论:

还没有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