苏轼61岁行书《黄焘帖》

名家书法 苏轼

宋代苏轼行书《黄焘帖》(给退翁信),绍圣三年(1096),来源:宋拓《西楼苏帖》,天津博物馆藏。


苏轼61岁行书《黄焘帖》

苏轼61岁行书《黄焘帖》

苏轼61岁行书《黄焘帖》


苏轼书法《黄焘帖》局部大图


苏轼61岁行书《黄焘帖》

苏轼61岁行书《黄焘帖》

苏轼61岁行书《黄焘帖》

苏轼61岁行书《黄焘帖》

释文:本州黄焘推官,实甚廉干,郡中殊赖之。不知今岁举削能及之否?孤 进无缘自达,不免僣言,不罪!不罪!博罗正月一日夜,忽失火,一邑皆为灰烬, 公私荡然。林令在式假,高簿权县。飓风猛烈,人力不加,众所知也。百姓千人, 皆露宿沙滩,可知!可知!盖屋固未能,茅竹皆不可得,一壶千金之时,黄焘擘 划得竹三万竿往济之,极可佳。火后事极多,林令有心力,可委。他在式假,自 不当坐此。愿兄专牒此子,令修复公宇、仓库之类,及存抚被灾之民,弹压寇贼, 则小民受赐矣。又,起造物料,若不依实价和买而行科配,则害民又甚于火矣。

愿兄严切约束本州,或更关牒漕司,依实支破,或专委黄推官提举点检催促及觉 察科配。幸恕僣易。黄焘有一申状,为催促广州检昙颍公案,附来人去此文字。盖广州不应副,非本官拖延也。


苏轼

苏轼

苏轼(1037年1月8日—1101年8月24日),字子瞻,一字和仲,号铁冠道人、东坡居士,世称苏东坡、苏仙 、坡仙,汉族,眉州眉山(今四川省眉山市)人,祖籍河北栾城,北宋文学家、书法家、美食家、画家,历史治水名人。嘉祐二年(1057年),苏轼进士及第。宋神宗时在凤翔、杭州、密州、徐州、湖州等地任职。元丰三年(1080年),因“乌台诗案”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。宋哲宗即位后任翰林学士、侍读学士、礼部尚书等职,并出知杭州、颍州、扬州、定州等地,晚年因新党执政被贬惠州、儋州。宋徽宗时获大赦北还,途中于常州病逝。宋高宗时追赠太师;宋孝宗时追谥“文忠”。苏轼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,在诗、词、散文、书、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。文纵横恣肆;诗题材广阔,清新豪健,善用夸张比喻,独具风格,与黄庭坚并称“苏黄”;词开豪放一派,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,并称“苏辛”;散文著述宏富,豪放自如,与欧阳修并称“欧苏”,为“唐宋八大家”之一。苏轼善书,“宋四家”之一;擅长文人画,尤擅墨竹、怪石、枯木等。李志敏评价:“苏轼是全才式的艺术巨匠。”

►9篇诗文

猜您喜欢
评论

欢迎 发表评论:

还没有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