宋拓群玉堂帖卷第八--米南宫书法集

名家书法 米芾

宋拓群玉堂帖卷第八--米南宫书法集米芾书法图片110张。


中国南宋汇刻丛帖 《群玉堂帖》 宋拓残本。原名《阅古堂帖》。南宋韩侂胄(1152-1207)以家藏墨迹,令其门客向水编次摹勒上石。向氏精于鉴赏,擅长刻帖,故摹刻甚为精善。开禧三年(1207)韩氏被诛,帖石没入内府。嘉定(1208-1224)间改为今名。据宋《中兴馆阁储藏书目》、《石刻铺叙》等书记载,全帖共10卷,"首卷全刊南渡以后帝后御书,二卷则晋隋名贤帖,三则唐名贤帖,四则怀素千文,五、六暨九卷悉本朝名贤帖,七卷全刊山谷书,八卷全刊米芾,末卷则为蔡襄、石曼卿帖"。


此帖原石早佚,拓本流传极少,明时已无全帙,残卷亦世所罕见。


宋拓群玉堂帖卷第八--米南宫书法集

宋拓群玉堂帖卷第八--米南宫书法集

宋拓群玉堂帖卷第八--米南宫书法集

宋拓群玉堂帖卷第八--米南宫书法集

宋拓群玉堂帖卷第八--米南宫书法集


米芾

米芾

米芾(1051年-1107年),初名黻,后改芾,字元章,自署姓名米或为芈,祖居太原,后迁湖北襄阳,谪居润州(现江苏镇江),时人号海岳外史,又号鬻熊后人、火正后人。北宋书法家、画家、书画理论家,与蔡襄、苏轼、黄庭坚合称“宋四家”。曾任校书郎、书画博士、礼部员外郎。米芾书画自成一家,枯木竹石,山水画独具风格特点。在书法也颇有造诣,擅篆、隶、楷、行、草等书体,长于临摹古人书法,达到乱真程度。

►228篇诗文

猜您喜欢
评论

欢迎 发表评论:

还没有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