米芾法帖册《贯经堂米帖》(一)

名家书法 米芾

米芾法帖册贯经堂米帖》(一),清代张模摹刻,台北故宫博物院藏。

米芾法帖册《贯经堂米帖》(一)

米芾法帖册《贯经堂米帖》(一)

米芾法帖册《贯经堂米帖》(一)

米芾法帖册《贯经堂米帖》(一)

清张模贯经堂米帖跋记


米襄阳书在宋四家中最为奇纵。无论真草逸态横生。盖直诣右军矣。每遇真蹟及初榻善本。辄双钩藏之。笥中积久颇复遗去。近见重摹米帖。或未免失其本来。因取所存校画上石其。其旧帖之刻不甚精者。概不收入。非用自娱愿以请监赏家共印证之。乾隆已亥四月宛平张模跋。



米芾法帖册《贯经堂米帖》(一)

民国谭泽闓跋记

此帖不常见。刻手甚精。拓亦颇旧。张君名字亦(点去)惜不显也。戊寅四月。偶於常卖家得之。石边偶有记数字。似不仅四卷。今亦不可考矣。米帖佳本。近惟徐紫珊覆刻英光堂两卷。真气熊熊。此帖所收皆真迹。可备临摹。十八日梅雨中记。瓶翁。


米芾

米芾

米芾(1051年-1107年),初名黻,后改芾,字元章,自署姓名米或为芈,祖居太原,后迁湖北襄阳,谪居润州(现江苏镇江),时人号海岳外史,又号鬻熊后人、火正后人。北宋书法家、画家、书画理论家,与蔡襄、苏轼、黄庭坚合称“宋四家”。曾任校书郎、书画博士、礼部员外郎。米芾书画自成一家,枯木竹石,山水画独具风格特点。在书法也颇有造诣,擅篆、隶、楷、行、草等书体,长于临摹古人书法,达到乱真程度。

►228篇诗文

猜您喜欢
评论

欢迎 发表评论:

还没有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