王羲之的《丧乱帖》是在日本吗?

名家书法 王羲之

中国书法中的瑰宝——王羲之的《丧乱帖》在海外漂泊了1300多年后,本周将从日本启程,首度回国“省亲”。与它同时踏上“省亲”之路的还有王羲之的《孔伺中帖》和《妹至帖》。届时,它们将作为上海博物馆和东京国立博物馆共同举办的“书法至宝——日本与中国”大展上“最耀眼”的明星,与其他100多件书法名品一起将轮番出场与观众见面。


  王羲之的《丧乱帖》,堪称是本次展览中最大的亮点。据上海博物馆陈燮君馆长介绍,《丧乱帖》为行草墨迹,此帖早在唐朝就传入日本,有专家考证说是大和尚鉴真东渡日本时带去的,秘藏日本皇宫达千年之久。


   《丧乱帖》是王羲之写给友人的一封书信。因作者无意于书,故书法越见自然。用笔结构与王羲之名作《兰亭序》比较,略带古意,有些专家推断此种体式的字应更近王羲之书法的本来面貌,所以《丧乱帖》成为研究王羲之书风的重要材料。这次展览,日本方面集中了多个重要收藏机构的藏品,包括王羲之《丧乱帖》、宋拓《石鼓文》、《泰山石刻》等早年流入日本的中国古代书法珍品以及一批日本国宝级书法珍品。上博方面则提供了馆藏的晋唐宋元书法经典怀素《苦笋帖》、虞世南《汝南公主墓志铭》、宋拓《淳化阁帖》等。除了王羲之的3幅书法作品外,还有上博珍藏的王献之的《鸭头丸帖》,也堪称一绝,是上博的镇馆之宝


   丧乱帖》全文如下:"羲之顿首:丧乱之极,先墓再离荼毒,追惟酷甚,号慕摧绝,痛贯心肝,痛当奈何奈何!虽即修复,未获奔驰,哀毒益深,奈何奈何!临纸感哽,不知何言!羲之顿首顿首."

王羲之

王羲之

书圣王羲之(303年-361年,一作321年-379年),东晋时期著名书法家,被誉为“书圣”,与其子王献之合称“二王”。王羲之兼善隶、草、楷、行各体,精研体势,心摹手追,广采众长,备精诸体,冶于一炉,摆脱了汉魏笔风,自成一家,影响深远。代表作有《黄庭经》《乐毅论》《十七帖》《兰亭集序》《初月帖》等,其中《兰亭序》被誉为“天下第一行书”。

►270篇诗文

猜您喜欢
评论

欢迎 发表评论:

还没有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