王羲之草书欣赏《诸从帖》三种

名家书法 王羲之

王羲之草书欣赏诸从帖》三种,54字。《十七帖》第二十二通尺牍。“诸从”,古代同一宗族次於至亲者称“从”,如从父、从兄、从子等,此帖是指王羲之的各位从兄弟,即羲之从父王廙、王彬诸子,非指父辈或子辈。“修载”即王耆之,羲之伯父王廙第三子,历中书郎、鄱阳太守、给事中。帖中既云其“在远”,当指耆之在鄱阳太守任上,当时他与王羲之讯问稀疏,羲之所谓“悬情”,即惦念的意思。“司州”是王胡之(修龄)的别称,他弱冠有声誉,历郡守、侍中、丹阳尹。永和十二年(三五六)代谢尚为司州都督,未行而卒。帖中言及王胡之病重,不能西往司州赴任,於公於私都是一件遗憾的事情,《司州帖》中亦有这样的记载。这与史籍所载相符。可以确定此帖写於永和十二年(三五六)。

王羲之草书欣赏《诸从帖》三种

王羲之草书欣赏《诸从帖》三种

释文:諸從并數有問,粗平安。唯脩載在遠,音問不數,懸情。司州疾篤,不果西,公私可恨。足下所云,皆盡事勢。吾無間然,諸問想足下別具,不復一一。

王羲之草书欣赏《诸从帖》三种

王羲之

王羲之

书圣王羲之(303年-361年,一作321年-379年),东晋时期著名书法家,被誉为“书圣”,与其子王献之合称“二王”。王羲之兼善隶、草、楷、行各体,精研体势,心摹手追,广采众长,备精诸体,冶于一炉,摆脱了汉魏笔风,自成一家,影响深远。代表作有《黄庭经》《乐毅论》《十七帖》《兰亭集序》《初月帖》等,其中《兰亭序》被誉为“天下第一行书”。

►270篇诗文

猜您喜欢
评论

欢迎 发表评论:

还没有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