唐代行书碑刻《新集王羲之书金刚经》

名家书法 王羲之

唐代行书碑刻新集王羲之书金刚经》,全称《新集金刚般若波罗密经》。文宗李昂敕令集五義之书,将此经镌刻上石,大和六年(832年)春始告完成,立于陕西西安兴唐寺。前冠杨承和序,后列柳公权等人赞语。该碑石久佚,拓本传世很少,以明南子兴藏拓本最佳。现藏故宫博物院。唐元序集字附释文书法拓片111张。

唐代行书碑刻《新集王羲之书金刚经》

王羲之的行书平和简静,遒丽天成,深受唐太宗李世民的酷爱,贞观初年下诏出内府金帛,广为征集王羲之真迹,其后唐代诸帝亦都好王字,于是集字刻石之风盛极一时,著名的有唐咸亨三年所刻的《怀仁集王右军书三藏圣教序》、开元九年所刻的《唐兴福寺碑》,而《金刚经》是继此二刻的又一重要集王字石刻。

王羲之

王羲之

书圣王羲之(303年-361年,一作321年-379年),东晋时期著名书法家,被誉为“书圣”,与其子王献之合称“二王”。王羲之兼善隶、草、楷、行各体,精研体势,心摹手追,广采众长,备精诸体,冶于一炉,摆脱了汉魏笔风,自成一家,影响深远。代表作有《黄庭经》《乐毅论》《十七帖》《兰亭集序》《初月帖》等,其中《兰亭序》被誉为“天下第一行书”。

►270篇诗文

猜您喜欢
评论

欢迎 发表评论:

还没有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