明代董汉策刻《二王帖》卷一王羲之行草书帖

名家书法 王羲之

明代董汉策刻二王帖》卷一王羲之行草书帖2册


《二王帖》爲明代嘉靖年間吳江松陵人董漢策所刻晉王羲之、王獻之父子的行書草書帖。分兩卷(各分三部分,含龍舒石刻右軍、大令像各一幅),內收錄約138帖,並有附兩卷目錄評釋加以考證(彭履道小楷書)。此本大致爲明萬曆13年(1585)董漢策刊本。


《二王帖》卷一:上册


二王像:右軍(王羲之),破羌帖,成都城池帖,此郡帖,清晏帖,講堂帖,都邑帖,七十帖,兒女帖,諸從帖,宰相安和帖,昨見君歡帖,谯周帖,餞行帖,蔡家賓至帖,極寒帖,玉潤帖,積雪凝寒帖,來禽帖,毒熱帖,秋月帖,霜寒帖。


明代董汉策刻《二王帖》卷一王羲之行草书帖

明代董汉策刻《二王帖》卷一王羲之行草书帖


王羲之

王羲之

书圣王羲之(303年-361年,一作321年-379年),东晋时期著名书法家,被誉为“书圣”,与其子王献之合称“二王”。王羲之兼善隶、草、楷、行各体,精研体势,心摹手追,广采众长,备精诸体,冶于一炉,摆脱了汉魏笔风,自成一家,影响深远。代表作有《黄庭经》《乐毅论》《十七帖》《兰亭集序》《初月帖》等,其中《兰亭序》被誉为“天下第一行书”。

►270篇诗文

猜您喜欢
评论

欢迎 发表评论:

还没有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