祝枝山书札欣赏《祝允明尺牍六则》册

名家书法 祝允明

祝允明尺牍六则册,来源:元明书翰第六十二册,台北故宫博物院藏。

祝枝山书札欣赏《祝允明尺牍六则》册

祝枝山书札欣赏《祝允明尺牍六则》册

祝枝山书札欣赏《祝允明尺牍六则》册

适有人自府前来云。府中已出告示。秀才告者限在三日内。纳银。限五日内。亦未审的否。家下乏识字者。想亲家已知。若果然。愚意明日且早去告过了。随即收拾纳银可也。料吾亲家之事。彼加意赞成。岂有不力而疑阻。但上前为妙。昏暮热郁。不能躬造矣。并恕草草。即日。允明顿首。尊亲家丈执事。友梅来否。并望示知。明又拜。

祝枝山书札欣赏《祝允明尺牍六则》册

祝枝山书札欣赏《祝允明尺牍六则》册

昨简锡物。俱将就存用。仍数件必要精细。以往京作人事故也。幸留意。至紧至紧。祝允明顿首。廷璧兄契丈。

祝枝山书札欣赏《祝允明尺牍六则》册

所烦买纱。深知节後事忙。奈仆後日乡行。以此相促。千万今晚定。至祝至祝。又诸稿簿并散帋槀。俱望拨冗检付。此尤是急如星火。望今夕掷来。容特谢也。外钱三十文。烦付竹大青一百。小方高五十。余付包封白纸。六日。允明顿首。元和道茂。

祝枝山书札欣赏《祝允明尺牍六则》册

拙稿勉就。当迳书之。良以日出事生。纷腾之极。故与公期欲得一佳处。抽身对瘦石书还之耳。承谕甚善。如约以俟。诸书非吝。亦坐冗不及检覔。又此酷暑。终日席地昏卧耳。早晚当奉鄙稿。在小簿时有别作。时时在手。故未能呈教。姑伺临期请窜定也。拈笔草略多愧。允明再拜奉复。应斋年兄大人先生执事。


祝枝山书札欣赏《祝允明尺牍六则》册


昨观飞卿家书。虽则宋板。缺坏者多。其价反高。烦你过去只说别人要。讲定十两之内方可。若再多。不用他的。转来就到我家一会。千万千万。即日。允明拜。怀德老弟足下。今早宁波人送一物甚奇。伺来同享。允明再拜。

祝枝山书札欣赏《祝允明尺牍六则》册

承过爱。醉中写污卷子。别伺易之。恐诸高士见诮也。明日有一小事欲面议。望枉顾。幸幸。十六日。允明拜。子鱼贤甥足下。

祝允明

祝允明

祝允明(1461年1月17日-1527年1月28日)生于天顺四年十二月六日,卒于嘉靖五年十二月二十七日,字希哲,长洲(今江苏吴县)人,因长像奇特,而自嘲丑陋,又因右手有枝生手指,故自号枝山,世人称为“祝京兆”,明代著名书法家。祝允明的科举仕途颇为坎坷,十九岁中秀才,五次参加乡试,才于明弘治五年(1492)中举,后七次参加会试不第。甚至其子祝续也在前一科中进士,于是祝允明绝了科举念头,以举人选官,在正德九年(1514),授为广东兴宁县知县,嘉靖元年(1522),转任为应天(今南京)府通判,不久称病还乡。祝允明擅诗文,尤工书法,名动海内。他与唐寅、文徵明、徐祯卿并称“吴中四才子”。又与文徵明、王宠同为明中期书家之代表。楷书早年精谨,师法赵孟頫、褚遂良,并从欧、虞而直追“二王”。草书师法李邕、黄庭坚、米芾,功力深厚,晚年尤重变化,风骨烂熳。北京大学教授、引碑入草开创者的李志敏评价:“祝枝山的狂草,骨力弱于旭、素,但在宋人影响下,又自成一格”。其代表作有《太湖诗卷》《箜篌引》《赤壁赋》等。所书“六体书诗赋卷”“草书杜甫诗卷”“古诗十九首”“草书唐人诗卷”及“草书诗翰卷”等皆为传世墨宝。

►3篇诗文

猜您喜欢
评论

欢迎 发表评论:

还没有评论